直肠癌MRI规范化扫描及TNM分期

直肠癌治疗的重要进展是

  •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(TME)
    • 针对 T2、T3期
    • 术后复发率小于10%
  • 新辅助放化疗
    • 直肠癌的新辅助放化疗正在成为T3以上中低位直肠癌的金标准
    • 对累及到直肠筋膜系膜的患者,结合术前放疗,2年内可以将局部复发从8.2降到2.4%。但这种治疗方法要求精确的术前肿瘤分期(TNM)
  •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常规应用
    • 直肠癌的局部分期最准确的工具
    • MRI是选择适当治疗方式的有力工具,MRI的发现决定是否可以施行TME手术或新辅助放化疗后TME手术

全直肠系膜切除术

  • 传统的直肠解剖概念是没有系膜的
  • 1979年Richard John Heald提出直肠系膜概念
  • 直肠系膜指在直肠后面和两侧,腹膜反折以下的直肠下段前面,由盆筋膜脏层包绕的直肠周围所有的脂肪结缔组织、血管、淋巴管及神经组织等全部疏松结缔组织的总和。直肠系膜自上而下先是逐渐增宽。
  • 1982年Richard John Heald提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(TME)
  • TME已成为直肠癌根治术的最佳方法,降低局部复发率,提高长期生存率。
  • TME 在盆筋膜脏层与壁层之间锐性分离,完整切除直肠及其系膜,这可以减少肿瘤残留在手术区的机会。
  • 保证系膜切缘为肿瘤阴性。

黄箭头所示低信号线样影是直肠筋膜系膜(MRF)。

  • 直肠筋膜系膜(MRF):围绕直肠系膜的盆筋膜脏层,在治疗方案中起关键作用。
  • 直肠筋膜系膜主要由胶原组织组成,为一层状筋膜结构,MRI 上表现为菲薄的线状长 T1、短 T2 信号影。 在前腹膜返折下方的低位直肠是圆周的。 直肠筋膜将直肠腹膜外间隙分成了直肠外、直肠筋膜内的直肠周围间隙以及直肠筋膜外的直肠旁间隙
  • 直肠癌环周切缘(CRM)是一个外科学概念,是指围绕直肠系膜的盆腔脏层筋膜,即直肠系膜筋膜。 直肠筋膜系膜是直肠与周围临近器官之间的重要屏障,可以有效防止直肠炎症或肿瘤等病变向其它腹膜外间隙扩散,对阻止肿瘤的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具有重要意义。
  • 直肠系膜在直肠后面和两侧,腹膜返折以下的直肠下段前面,由盆筋膜脏层(直肠筋膜系膜)所包绕的直肠周围脂肪、血管、神经、淋巴组织等全部疏松结缔组织的总和。
  • 直肠系膜内血管丰富,表现为长 T1、短 T2 信号,呈条状、椭圆状,部分有流空效应而呈无信号影。
  • 直肠系膜脂肪信号均匀,且高于邻近皮下脂肪信号,这可能与直肠系膜内的脂肪属内脏脂肪,在解剖学上拥有较丰富的血液灌注和神经分布、具有更活跃的细胞代谢活性等有关。
  • 在TME手术中,直肠筋膜系膜是切除平面,并且是无肿瘤。肿瘤与直肠筋膜系膜的距离小于1mm定义为环周切缘阳性,被认为不适合TME手术。这意味着肿瘤需要降期后行TME手术。
  • 高分辨率T2成像可以清晰显示MRF

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必要性

  • 术前分期→→→→→制定治疗方案
  • 明确肿瘤位置 →→→→→确定手术方式
  • 评估环周切缘→→→→→执行TME,降低局部复发率,评估预后。

直肠癌影像学诊断


检查方法选择

1. 钡剂灌肠

- 优点:
    - 简便、价格低
    - 显示腔内肿块情况及明确肿块性质
- 缺点:
    - **早期或较小病变常无法显示**
    - 不能显示肿瘤肠壁外情况
    - 对肠梗阻、严重肠腔狭窄患者,该检查加重病情。

2. 直肠内超声

- 优点:
    - 对局限在直肠壁内的肿块及在判断直肠周围组织的侵犯敏感性高。
    - 直肠周围淋巴结转移准确性较高。
    - 对直肠壁内肿块的分期可达90%高于MR和CT
    - 评估T分期准确率67-97%,淋巴结转移准确率64-88%
    - 是判断直肠癌浸润深度的金标准,其敏感性为 83%-97%;CT 仅为 48%,MRI 介于前两者之间,诊断准确性为 58%。
- 缺点:
    - 管腔狭窄时,操作无法正常进行
    - 肿瘤的发生部位较高时,无法准确评估
    - 较深部位的淋巴结无法测及
    - 客观性相对较差,依赖检查者经验。
    - 会把肿瘤周围的炎症性反应或纤维化误认为转移。

3. MSCT

- 优点
    - 扫描时间短
    - 显示腔内病变和判断腔外侵犯及远处转移情况,可用于分期及评估术后复发
    - 可用于合并肠梗阻病人
- 缺点
    - 不能显示肠壁诸层结构,早期病变诊断难
    - 术前分期的准确性相对较低
    - 辐射

4. MRI

- 优点
    - 软组织分辨率高
    - 多参数、任意角度成像
    - 较高的空间分辨率
    - 显示直肠系膜和直肠系膜筋膜的结构
    - 有助于提高 T3 期肿瘤的预测性以及对邻近器官受侵状况的评价。
- 缺点
    - 检查时间稍长(15分)

直肠癌MR检查需要回答的临床问题

肿瘤位置

T分期

环周切缘

N分期


T-staging

  • T1和T2肿瘤在肠壁内
  • T3肿瘤突破肠壁侵及系膜内脂肪 需要进一步鉴别
    • T3a 突破固有肌层1mm
    • T3b 突破固有肌层1-5mm
    • T3c 突破固有肌层5-15mm
    • T3d 突破固有肌层15mm
    • T3MRF+ 肿瘤距离MRF小于1mm
    • MRF- :MRF1mm内没有肿瘤
  • T4 肿瘤直接侵入或粘附其他器官和结构

N-stage

  • 淋巴结是否受累是患者治疗和预后的重要因素
  • 如果仅根据淋巴结的大小来判断阳性或阴性,准确率较低。
  • 需要大小结合形态
  • 大于9mm的淋巴结
  • 较小的淋巴结需要另外的恶性征象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